色谱图(chromatogram) 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-时间曲线,又称色谱流出曲线(elution profile)。
基线(base line) 经流动相冲洗,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,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,-般应平行于时间轴。
噪声(noise) 基线信号的波动。通常因电源接触不 良或瞬时过载、检测器不稳定、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。
漂移(drift) 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。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、温度、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,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。
色谱峰(peak) 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。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。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(高斯曲线)。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:前延峰(leading peak)和拖尾峰(tailing peak)。
标准偏差(standard deviation, σ) 正态分布曲线x=土1时(拐点)的峰宽之半。正常峰的拐点在峰高的0. 607倍处。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。σ小, 分散程度小,极点浓度高,峰形瘦,柱效高;反之,σ大,峰形胖,柱效低。
峰底 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。
峰高(peak height, h) 峰的zui高点至峰底的距离。
峰宽(peak width, W) 峰两侧拐 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。
半峰宽(peak width at half-height, Wh/2) 峰高一半处的峰宽。
峰面积(peak area, A) 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。
死时间(dead time, t0) 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, 即流动相(溶剂)通过色谱柱的时间。在反相HPLC中可用苯磺酸钠来测定死时间。
死体积(deadvolume,V0) 由进样器进样口到检测器流动池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间。它包括4部分:进样器至色谱柱管路体积、柱内固定相颗粒间隙(被流动相占据,Vm)、 柱出口管路体积、检测器流动池体积。其中只有Vm参与色谱平衡过程,其他3部分只起峰扩展作用。为防止峰扩展,这3部分体积应尽量减小。
保留时间(retention time,tR ) 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 在柱后出.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。
保留体积(retention volume, VR) 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 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,又称洗脱体积。
调整保留时间(adjusted retention time, t'R) 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,也称折合保留时间(reduced retention time)。 在实验条件(温度、固定相等) -定时,t'R 只决定于组分的性质,因此,t'R(或tR)可用于定性。
调整保留体积(adjusted retention volume, V'R ) 扣除死体积后的保留体积。
理论塔板数(theoretical plate number, N) 用于定量表示色谱.柱的分离效率(简称柱效),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、性质(粒度、粒径分布等)、填充状况、柱长、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。若用调整保留时间( t'R)计算理论塔板数,所得值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(N有效或Neff)。
理论塔板高度(theoretical plate height, H) 每单位柱长的方差。实际应用时往往用柱长L和理论塔板数计算。
分配系数(distr ibution coefficient, K) 在一定温度下,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,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。
容量因子(capacity factor, k) 化合物在 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,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量之比。因此容量因子也称质量分配系数。
选择性因子(selectivity factor, a) 相邻两组 分的分配系数或容量因子之比。从本质上来说,a 的大小表示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热力学性质的差异,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。
分离度(resolution, R) 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平均峰宽的比值,也叫分辨率,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。R≥1.5 称为完全分离。